小說 青春文學 中國散文 外國散文 懸疑推理 文學理論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國小說| 中國當代小說| 中國古典小說| 中國近現代小說| 懸疑推理| 科幻小說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國詩歌| 中國古詩詞| 中國現當代詩歌| 外國散文| 中國現當代散文| 中國古代散文 文學理論| 文集| 戲劇| 更多
玄幻/科幻| 懸疑/驚悚| 叛逆/成長| 爆笑/無厘頭| 校園| 港臺青春文學| 外國青春文學 更多
歷史 哲學/宗教 社會科學 政治軍事 傳記 文化 古籍 管理 經濟 成功勵志 法律 語言文字
中國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歷史知識讀物| 史料典籍| 史學理論|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軍事| 中國政治| 國際政治| 外交/國際關系 哲學| 宗教| 美學 哲學知識讀物| 中國古代哲學
歷代帝王| 歷史人物| 科學家| 體育明星| 文學家| 學者| 藝術家| 文娛明星 政治人物| 自傳|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國文化| 中國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論| 文化評述| 神秘現象
心理學| 人類學| 教育| 社會學| 新聞傳播出版| 語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經部| 史類| 子部| 集部
經濟理論| 中國經濟| 國際經濟| 經濟通俗讀物| 保險| 會計| 金融投資 市場營銷| 管理學| 電子商務
成功激勵| 口才演講| 名人勵志| 人際交往| 人生哲學| 心靈修養| 性格習慣 更多
法的理論| 法律法規| 國際法| 經濟法| 更多
中國兒童文學 外國兒童文學 科普讀物 繪本 動漫/卡通 幼兒啟蒙
中國兒童文學| 外國兒童文學| 童話| 小說| 寓言傳說|
動漫/卡通
科普| 百科| 歷史讀物| 生活常識| 益智游戲| 傳統文化
幼兒啟蒙| 少兒英語| 勵志/成長| 藝術課堂
0-2歲| 3-6歲| 7歲及以上
繪畫 書法篆刻 藝術理論 攝影 音樂
繪畫理論| 國畫| 油畫| 素描速寫|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書法理論| 硬筆書法| 字帖| 篆刻
設計| 攝影后期| 攝影教程| 攝影理論| 攝影器材| 數碼攝影| 作品集
影視理論| 影視賞析| 影視制作| 舞臺/戲曲藝術
鋼琴| 吉它| 理論/欣賞| 聲樂| 通俗音樂| 外國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 作曲/指揮
寶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錢幣| 收藏百科| 收藏隨筆| 書畫| 陶瓷| 玉器
藝術理論| 雕塑| 工藝美術| 建筑藝術| 民間藝術| 人體藝術| 藝術類考試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閑
飲食文化| 保健食譜| 家常食譜| 八大菜系| 餐飲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醫保健 常見病| 更多
旅游隨筆| 旅游攻略| 旅游畫冊| 城市自助游| 國內自助游| 國外自助游| 地圖地理 更多
孕產百科| 育兒百科| 更多
美麗妝扮| 兩性關系| 家居休閑| 個人理財
中小學教輔 外語 教材 醫學 計算機 自然科學
語文閱讀| 拓展讀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書 教師用書| 更多
英語讀物| 職業英語| 英語考試| 大學英語| 少兒英語 更多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 職業技術培訓| 中小學教材|
操作系統/系統開發| 數據庫| 信息安全 程序設計| 電腦雜志| 計算機教材| 計算機考試認證 計算機理論| 計算機體系結構| 家庭與辦公室用書| 企業軟件開發與實施| 人工智能 軟件工程/開發項目管理|
考試|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學| 科普讀物| 醫學| 農林業| 工業技術| 建筑
這本由楊絳所著的《我們仨》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先生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后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并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云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楊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1-6冊)》包括《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1》、《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2》、《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3》、《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4》、《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5》和《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6》六冊,采用的底本是四部叢刊影印元刊本,參考了四庫全書本、慶元二年周必大編刻本和清嘉慶二十四年歐陽衡刻本。并收錄了一些與溫公詩文有關的他人文字,統統放在“附載”一欄中...
他是拉美文學巨匠、“魔幻現實主義”大師、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世界文壇的一顆巨星…… 他,生活在一個怎樣的歷史時代? 他,如何能創作出《百年孤獨》這本被譽為美洲“圣經”的曠世杰作? 他,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歷程和磨練,才進入文學殿堂、載譽而歸? …… 本書將帶你走近、并且讀懂加西亞·馬爾克斯這個神話般的偉大作家...
本書由民族之魂、卓越人生、紅燭光永、學域巨擘和典范千秋五個部分組成,客觀準確地展現了聞一多的生平事跡、學術成就、革命品格和典范意義。本書將圖片資料與文字史料相結合,融學術性、史料性和鑒賞性為一體,大視野、多角度和全方位地記述了聞一多曲折而光輝的人生軌跡,基本囊括了近百年介紹、宣傳和研究聞一多的各項成果。全書收入各類圖片資料近1000幅,其中不少系首次發表。本書結構嚴謹、編排新穎、史料豐富、敘述準確,是一本關于聞一多研究的重要圖文實錄和
愛爾蘭文學大師喬伊斯的傳記有很多個版本,這本1959年出版的喬伊斯傳記被公認為文學傳記的杰作。全書最突出的就是內容詳實,大量人所未知的書信、談話、詩篇等,使這部傳記顯得尤其厚實...
本書主要內容是一組有關魯迅的研究文章,包括探討魯迅致死的原因、近年來學術界研究魯迅的述評、魯迅著作整理出版中的問題,這些都屬于魯迅身后事的范圍。此外,書中還有一組對魯迅同時代作家例如胡適、朱自清、聶鉗弩等人的研究文章...
夏衍(1900~1995),浙江杭州人。作為現代著名作家和革命文藝活動的領導人,作者在84歲高齡開始撰寫的這部自傳體回憶,以自己的親歷親見,為世人揭示了近半個世紀間許多重要的歷史側面,為中國現代文學史和電影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而豐贍的史料。其中,關于“左聯十年”的記述,尤為文壇關注。本書使用的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9月版...
魯迅研究的歷程雖然已逾八十年之久,但在史料的挖掘和鑒別上仍有不小空間。本書僅就作者的管見所及,對魯迅生平、作品、以及魯訊與傳統文化、魯訊與外國文化中的具體問題——或語焉不詳者、或似是而非者、或以訛傳訛者,一一作了考證,并力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而達去偽存真。其中,魯迅與傳統文化部分,多為此前魯迅研究中未曾涉及的課題,因而對魯迅研究的領域或有拓展。其他部分,亦言之有物并務去陳言、推陳出新...
他的人生故事充滿傳奇性,讀來像是一本流浪漢小說(picaresque romance)。他出身豪富之家,盡管從小穿上只有王子才有資格穿的絲質黃馬褂,但由于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他不但沒有成為對社會無益的紈绔子弟,反倒是極大地豐富了知識,增長了智慧。他十九歲時留學英國,在牛津大學默頓學院研修古希臘、羅馬文學。他關心祖國的命運,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辦報紙,宣傳抗日,并努力爭取英國朋友對中圍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正義事業的同情和支持。他與
一自序(1)二魯迅的原名(11)周樹人(12)三魯迅筆名索解(15)1898年戛劍生(16)1902年樹人(18)1903年庚辰(20)自樹(22)索子(24)索士(26)1907年令飛(28)迅行(30)1910年樹(32)1912年黃棘(34)周豫才(36)1913年周樹(38)1918年魯迅(40)唐俟(42)俟(44)迅(46)神飛(48)庚言(50)1921年風聲(52)尊古(54)巴人(56)1922年某生者(58)小孩子
紀德今日已被公認為法國乃至全歐洲最偉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藝復興為傳統的西歐文化演進中最后而也是最光榮的一環。這一位七九高齡的當今文壇宗師,至今仍堅貞地操守著他一生為人與為藝術的態度。他的真誠與“為良心自由,獨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為今日最卓犖的中流砥柱,與一切勢利的實用主義式的“現實主義”相拮抗。他的作品在全世界乃至貧困的中國都已有謹嚴的譯本,且產生很大的影響。他屬于蒙田以來那種人性而柔和,且又無微不至的散文傳統;他的“我”,豐富
本書系最新引進的海明威傳記。作者是海明威侄女和著名女攝影家卡倫娜,書中圖文并茂地介紹了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和創作的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介紹了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著名小說《老人與海》的創作過程。書中還首次披露了海明威與卡斯特羅的友誼...
本書匯集了南宋以來有關辛棄疾的資料,主要范圍包括:1.相關史乘、別集、筆記中有關辛棄疾生平事跡、交游、佚作的蛛絲馬跡。2。詩話、詞話、筆記中對辛棄疾其人其作的評論。3。別集、總集、類書中效稼軒體、步稼軒韻之頗富代表性者。資料按朝代先后順序排列,分為南宋、金、元、明、清四個時期,同一朝代的資料大體按提供者(作者)的生年先后順序排列。本書資料收集較為豐富,編排清晰,對辛棄疾其人其作及相關文學史的研究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說到唐詩宋詞,我們自然會想到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而要說到唐宋散文,我們自然就會想到“唐宋八大家”。他們那一篇篇洋洋灑灑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無垠黃燦燦的麥田,成熟而富于生機。讀八大家之文,就是在讀八大家的人生與智慧。 而在“唐宋八大家”中,韓愈和柳宗元有著特殊的地位,是他們豎起了古文運動的大旗,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柳宗元作為一個形單影只的被流放者,他又是怎樣創造出這樣偉大的文學成就的呢? 本書是北京師
本書是“發現之旅”中的一種。儒勒·凡爾納素有“科幻小說之父”之稱,一生創作的科幻小說多達六十余部,其中《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更是海洋小說中的杰作,聞名遐邇的三部曲。這些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并屢次被搬上銀幕,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大師的神來之筆,循循善誘,引導讀者上天、下海、周游地球,去認識神秘莫測的未知世界。讀者在嘆為觀止之余,自然也想了解作者。本傳記圖文并茂,圖片近200幅,生動地介紹了法國作家凡爾納的生平。
說到唐詩宋詞,我們自然會想到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而要說到唐宋散文,我們自然就會想到“唐宋八大家”。他們那一篇篇洋洋灑灑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無垠黃燦燦的麥田,成熟而富于生機。讀八大家之文,就是在讀八大家的人生與智慧。 而在“唐宋八大家”中,韓愈和柳宗元有著特殊的地位,是他們豎起了古文運動的大旗,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韓愈,一個倔強的儒家道統的倡導者,是什么樣的人生與經歷鑄就了他這樣偉大的文學成就呢? 本書
果戈理是一個性格極端矛盾的人物。他憂郁內向,卻能逗得全俄國開懷大笑,他溫和怯懦,卻從未向人性中的邪惡妥協。他像個演講者那樣不停地向世人游說,卻又遠遁他鄉,以期隱藏自己真正的意圖,甚至不惜燒毀手稿和筆記,給世人留下無數不解之謎。他自稱為“狂妄的自負同最謙卑的恭順的可怕混合物”...
《魯迅的人脈》:人們看他交往的是些怎樣的人看他為友為仇的是些怎樣的人豈不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的形象,他的性格以及他所處的朝代了...
她是中國第一代女性建筑學家,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的參與者,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者之一,是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 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地記掛 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本書用最清澈的文字、詩意的筆法、全面詳實的資料,生動地展現了林徽因的傳奇一生...
英國現代的創作上富有想象力、別具一格的大作家戴維、赫伯特·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vwerence)是一位永遠被評論家忽褒忽貶的人物。英國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家福克斯(Palph fox)在其文藝理論的代表作《小說與人民》中贊譽勞倫斯為“對英國農村和英國土地之美懷有摯戀之情的最后一個作家”。英國多產作家愛·摩·福斯特(E·M·Forster)指出,在當代小說家中,“勞倫斯是唯一具有稱知先覺的見證的”,“唯獨勞倫斯的作品
華語首席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時隔兩年的最新作品。 在書中,張德芬提出:有時候我們在自己的情緒模式和互動慣性的遮蔽下,會看不清楚我們和愛人、親人、家人、好友、同事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而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穿越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穿越自我的障礙,通過學習如何面對自己最好
本書講述明清之際傳奇人物金圣嘆的人生軌跡,使得百年懸案一朝冰釋...
葉公名淺予,米壽,舞畫、漫畫、速寫為畫壇三絕,然而,有誰知曉,他歷盡劫波,屢屢倒霉。從某種意義而言,葉淺予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業,取決于他對倒霉的獨特理解...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星空上,高長虹曾經是一位閃光的人物。魯迅與高長虹的交游關系與變異的議題,是文壇多年來的一宗歷史公案,根據作者多年來搜集、整理的史料,以自己豐富的閱讀經驗和深入的歷史思考與鉆研,寫了本書。本書內容詳細、深入、材料也更豐富,并提出自己對這一歷史公案的新知與新解,這為一歷史公案的研究重新進行了發掘和審視...
雨果生活在一個風云變幻的時代——資產階級取代封建階級走上歷史舞臺,共和政體取代專制體制翻開歷史新的篇章。雨果是這一系列歷史滄桑變化的見證者,并以卷帙浩繁的詩歌、小說和戲劇真實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歷史風云。 雨果不僅著作眾多,而且作品都是上乘之作。他的戲劇有激烈的戲劇沖突和精美的臺詞;他的詩歌充滿激情,想象豐富;他的小說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曲折生動;他的論文思辨明晰,見解超凡,而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博大的愛心,則是他所有作品的共同特性。
馮其庸,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紅學會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文聯理事、《紅樓夢學刊》主編等職。李經國同志編輯的《師友筆下的馮其庸》一書,為大家全面地了解、認識馮其庸同志的學術研究、藝術創作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師友筆下的馮其庸》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胡風回憶錄》不但寫出了事隔半個世紀之久的史實,還寫出了胡風當時的思想認識和文學道路,并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反思;后半部由胡風先生的夫人梅志根據胡風的日記、書信、回憶初稿和在獄中寫的一些文學材料完成,從而為讀者提供了胡風的完整形象...
無論他們的愛情被不忠誠傷害得多深,勞倫斯夫婦相信,他們彼此能讓對方明確他們存在的要旨(對任何一個男人或女人都是難以達到的境界)。倘若他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目的,那是因為自負的沉重包袱擋住了他們對自我的完善...
蕭紅在世時說過,她對“愛和溫暖”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本書講述一段凄美坎坷的人世間生經歷,印證一個天真浪漫且多愁善感的人性特征,一個追求愛與溫暖的女人...
《路遙傳》——重新開啟平凡的世界。 路遙的短暫人生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響了千千萬萬普通讀者。然而,英年早逝的路遙的人生狀態始終像謎一樣地困擾讀者。《路遙傳》的作者是路遙生前的忘年交、路遙文學館館長以及路遙研究界的權威之一,掌握豐富的一手資料,披露了大量路遙不為人知的往事,還原路遙的寫作時代,展現他的寫作精神。 ...
他的詩歌,豐富多彩,清新雋永;他的小說,格調新穎、感染力強;他的戲劇,種類繁多,富于哲理;他的歌曲,或哀婉纏綿、或威武雄壯,他的繪畫,表現豐富,不拘一格。他就是天竺詩人——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的作品,文、史、哲、藝、政、經,幾乎無所不包,又無所不精。是為天降縱才,于斯人也。 本書以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印度這位詩人的祖先及其家族,見證了這個家族姓氏的由來以及這個名門望族的興衰,描寫了他的婚姻家庭
《卡夫卡》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綜合介紹了卡夫卡的成長過程與創作歷程,對其一生進行了簡潔鮮明的概述。全書結構嚴密,布局精巧,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好書。希望《卡夫卡》能夠幫助更多的讀者初步了解卡夫卡的生平與創作,以便日后可以更好地欣賞他的作品,理解他的思想,并從中受益...
一位八十老人的歷史記憶,民國記者生涯的親歷親聞 作者憑借記者獨特的人生經歷,憶述曾親承謦欬與訪談的二十余位政壇耆老、文苑名宿、報壇前賢、藝苑名人等的人生經歷與大變革時代的起落浮沉、辛酸坎坷的命運,以血淚之跡雕刻他們的靈魂。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詩云:“一沙見世界,一花窺天堂。”無數個人講述當會構成近代中華民族的悲愴歷史。這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篇篇章章,史料翔實,文筆優美,讀來使人百感交集,既是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川籍作家李劼人是一個特別的現象。鄉土與異域,現代與傳統,官場與江湖,學界與商界,林林總總的人生形態在他的生命中交會,形成了如此奇異的組合,他的文字更是這些奇異組合的生動而深刻的呈現。《李劼人畫傳》以簡略的文字勾勒出李劼人多樣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文學成就,展示了作家筆下激蕩的時代歷史進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李劼人畫傳》中還收錄了李劼人生平活動和作品著述圖片100 余幅。本書由李怡、王琳著。...
阿波利奈爾在生活和文學藝術活動中,時常有驚世駭俗之舉,歷來備受爭議。本書作者經過長時間探訪和搜集,掌握了大量的史實與第一手材料,旨在揭示阿波利奈爾的身世之謎、性格和行為特點。對于了解詩人,認識其紛亂龐雜的作品,這部傳記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艾呂雅身逢亂世,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以詩歌為武器,痛斥戰爭的暴行,撫慰和鼓舞人心,深受民眾愛戴。他又是“超現實主義”流派的一員,與查拉、阿拉貢、布勒東、達利、畢加索等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他激蕩的生活中,四位女性貫穿其中:她們給他帶去的,不僅是撫慰,還有幸福和痛苦的交織……本書最大的特色在于,涉及詩人內心情感的部分,作者均引用詩人當時的文字,代替了主觀評斷,客觀真實地展現了詩人激情偉大的一生...
文學,以其對人生的深刻寫照及對文字的高超運用技巧,成為人們心目中神往的圣殿。隨著歲月的流逝,經典的魅力更是歷久彌新。然而面對浩如煙海的文學佳作,面對卷帙浩繁的鴻篇巨制,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結果是敬而遠之。在如今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緊張的時代,讀者何從人手,才能找到一窺文學堂奧的門徑呢? 為此,我們匯集了文學界著名的學者專家,共同營造一座“文學講堂”,在這里他們憑借自身豐富的研究成果,深厚的文學理論修養,以生動的語言,獨到的
巴金,一個時代的文化地標。他的晚年是在什么樣的狀態下度過的?這個文化名人晚年的最大愿望是什么?他對我們這個國家的文化建設提出過哪些建議和期盼?他和他的親人和朋友是如何相處的?著名文藝評論家陳丹晨為你做客觀而又翔實的解讀...
三毛辭世20周年惟一特別授權紀念傳記。三毛去世15年后家人親朋首度開口揭幕紅塵往事。獨家披露三毛自殺真相、與王洛賓戀情傳聞內情、師從白先勇等諸事新解。三毛最后成都之行肖像日記。陳家姐弟首次公開的百余幅珍藏圖片。三毛大姐陳田心口述作序、南方朔先生、三毛作品受托者陳憲仁先生聯手作序。華語圈最權威三毛紀念傳記版本。三毛父母、李敖、梁羽生、白先勇、賈平凹、瓊瑤、胡茵夢、張樂平、司馬中原、痖弦、倪匡、林青霞、安妮寶貝等名家對三毛的評說。 三毛
讀八大家之文,就是在讀八大家的人生與智慧。那一篇篇洋洋灑灑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無垠黃燦燦的麥田,成熟而富于生機,只不過每一位散文家收割、加工、包裝小麥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讀每一家的文章又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托爾斯泰,一位在俄羅斯婦孺皆知的文學泰斗和思想家,他開創了文學史上的三大高峰之一——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無論是他那傳奇的人生經歷,還是高山仰止的杰出成就,都會帶給你心靈的震撼。拿起書來讀一讀,也許它會改變你一生的追求! ...
本書講述了郁達夫與王映霞的情愛故事,包括“最是相逢見面初”、“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暗花明又一村”、“相思化作夫妻石”、“依依滿別情”等十章...
文學,以其對人生的深刻寫照及對文字的高超運用技巧,成為人們心目中神往的圣殿。隨著歲月的流逝,經典的魅力更是歷久彌新。然而面對浩如煙海的文學佳作,面對卷帙浩繁的鴻篇巨制,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結果是敬而遠之。在如今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緊張的時代,讀者何從人手,才能找到一窺文學堂奧的門徑呢? 為此,我們匯集了文學界著名的學者專家,共同營造一座“文學講堂”,在這里他們憑借自身豐富的研究成果,深厚的文學理論修養,以生動的語言,獨到
本書稿是王蒙在八十歲時對人生歷練的總結和體會。全書77篇短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干活吃飯(1934—1979)。這部分短文選自作者從出生至改革開放前有艱難歲月中的人生歷練。包括《昨天并不遙遠》、《精彩得如此荒唐》、《我要革命》、《失落了的童年》、《王蒙的生活永遠是新奇的》、《干校紀趣》、《啊,毛主席》等31篇短文。第二部分僅僅差一厘米(1979—1987)。收錄了王蒙改革開放后,在作協工作期間以及初到文化部當部長這八年的心路體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蕭紅 這是關于天才中國女作家蕭紅的傳記。 蕭紅一生追求愛與自由。為了反抗父親指定的婚姻,她棄家出走,從此開始了漫長、曲折、艱苦備嘗的流亡生涯。她先后墜入愛情的陷阱,在貧病中極力掙扎,最后客死于南方孤島香港,年僅三十一歲。 唯有文學,忠實地陪伴著蕭紅。本書把蕭紅置于現代中國廣闊的背景之上,重現了她的生活、寫作和精神世界,多層面地見證了她的苦難和偉大...
魯迅先生學行小傳一、專著中國小說史略 題記 序言 第一篇 史家對于小說之著錄及論述 第二篇 神話與傳說 第三篇 《漢書·藝文志》所載小說 第四篇 今所見漢人小說 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書(上) 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書(下) 第七篇 《世說新語》與其前后 第八篇 唐之傳奇文(上) 第九篇 唐之傳奇文(下) 第十篇 唐之傳奇集及雜俎 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傳奇文 第十二篇 宋之話本 第十三篇 宋元之擬話本 第十四篇 元明傳來之講史(上
席勒(l759~1805),德國詩人、劇作家和美學家,l8世紀末至l9世紀初的偉大思想家。他是怎樣從社會底層躍升為一個時代的耀眼明星,又怎樣與困苦和長期疾病的折磨進行抗爭,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他是怎樣兼容了形象的文藝創作與抽象的理論思維,提出了審美教育的思想?又是怎樣與性格和觀念截然相反的歌德密切合作,從而開創了德國的古典文學?讓我們從破解中來領略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給我們提供的思想教益。 時至今日,席勒的許多至理名言仍然值得我們
周俊杰 主編
鄭錫榮 等編譯
王夫之
雨果
[英]柴納·米耶維 著,胡紹晏 譯
一個工作室 主編
京ICP備09013606號-3京信市監發[2002]122號海淀公安分局備案編號:1101083394
營業執照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出發京批字第直110071